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

绿叶制药:抗抑郁症首创1类新药Ⅲ期临床到达预 

来源: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4-02

绿叶制药(02186)集团宣布,其自主研发的抗抑郁首创1类新药——盐酸安舒法辛缓释片(LY03005)在中国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终点。

III期临床结果证实,LY03005安全有效,可全面改善抑郁症状,尤其体现在缓解快感缺失、改善认知功能和不影响性功能方面,具有三重再摄取抑制剂的特征。

LY03005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从药物作用机制到临床效果均被证实的具有5-羟色胺(5-HT)、去甲肾上腺素(NE)和多巴胺(DA)三重再摄取抑制剂(SNDRIs),为同类首创产品(First-in-class)。

2021年,绿叶制药喜讯频传,多款新药相继上市,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(瑞欣妥)、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(金斯明),均将成为未来的业绩增长点。叠加其微球技术平台成熟,产品有望加速步入收获期,市盈率远低于A股创新药企的绿叶制药正逐渐走出“价值洼地”。

“First-in-class”重磅新药有望问世

作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,抑郁症已困扰全球患者约3.5亿人。该疾病具有高发病、高复发、高致残的特点,中国抑郁症的病患率达到2.1%。2020年,抗抑郁药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达到63.1亿元。

目前,全球有数十种抗抑郁药物在研,却鲜有一线抗抑郁药物获批上市,最近一个在美国FDA获批的一线抗抑郁新药要追溯至2013年(2019年上市的Spravato仅被批准用于末线难治性/抵抗性抑郁)。LY03005有望打破8年的一线治疗药物上市空白。

LY03005的中国Ⅲ期临床试验是一项多中心、随机、双盲、安慰剂对照研究,验证LY03005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试验共纳入558例符合DSM-5诊断标准的中国成人抑郁症患者,按照1:1:1的比例随机接受LY03005 80 mg、160 mg或安慰剂为期 8 周的双盲治疗。试验结果显示,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,每日口服一次80mg和160mg LY03005的患者,其主要终点蒙哥马利-艾斯伯格抑郁量表(MADRS)总分,次要终点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(HAM-D17)、临床总体印象量表(CGI)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(HAM-A)、HAM-D17焦虑/躯体化因子、HAM-D17认知障碍因子、HAM-D17阻滞因子、MADRS快感缺失因子分及席汉残疾量表(SDS)总分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,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,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(ASEX)评分亦显示未引发患者性功能障碍。

回溯抗抑郁药的发展历史,第一代摄取抑制类抗抑郁药是选择性5-HT再摄取抑制剂(SSRIs),用药后可很大程度改善抑郁状态,但无法改善患者行动迟缓的状态、也会导致体重增加。后来第二代摄取抑制类药物5-HT/NE选择性双重再摄取抑制剂(SNRIs)问世,使患者的行动迟缓问题和体重增加现象得到改善;这两类药物是目前针对抑郁治疗的主要治疗药物,但是仍然存在未满足临床治疗的缺陷,例如,起效缓慢、无法改善患者的快感缺失(奖励驱动)和认知能力,同时会导致患者的性功能障碍,等。

LY03005作为一个5-HT/NE/DA三重再摄取抑制剂(SNDRIs or TRIs),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增加了DA的再摄取抑制,与之相关的奖赏机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快感缺失现象,激活大脑皮层的BDNF(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)可改善患者认知能力,激活下丘脑-性腺轴有助于改善患者性功能。

但是SNDRIs的研发并非易事。此前曾有十几款SNDRIs处于临床研究阶段,但均以失败告终,究其原因,可能因为SNDRIs的多巴胺摄取抑制容易给患者带来心血管、胃肠道不良反应;为了控制不良反应问题,必须降低剂量,但却影响了有效性。

LY03005采取了独特的“软药”设计, LY03005是一个SNDRIs,代谢产物是一个SNRIs,二者在脑内以类似的浓度发挥作用的同时,分布在外周的LY03005能够快速代谢,代谢产物也能够迅速发生II相代谢而消除,从而降低潜在的心血管和胃肠道等不良反应,这可能是LY03005获得III期临床成功的关键所在。

目前,LY03005在中国III期临床已达预设终点,下一步就是申报NDA;其在美国也已进入NDA阶段;在日本完成I期临床;有望成为抗抑郁治疗领域的首创1类新药。

创新能力不容小觑,产品步入收获期

不仅LY03005临床数据良好,绿叶制药从2021年年初开始,新品上市不断。

今年1月,其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(瑞欣妥)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,该产品是中国首个自主创新微球制剂;同月,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(金斯明)也正式面向全国近50个城市的医院和药房供应。

除了已上市的两大产品,绿叶制药还有4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、12个项目处于III期/关键性试验,15个项目处于临床I或II期,并储备10余个临床前的创新项目。

上一篇:上海医药(02607)拟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新药“
下一篇:没有了